查看原文
其他

老三届 | 秦维洁:沧海桑田曾经的我,没有虚度这一生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2-06-26

  

作者简历

        

秦维洁,1947年出生。北京市丰盛中学六六届高中毕业生。1966年11月上山下乡,到大同华北农垦兵团。1969年2月转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5团1连、副业连。1972年3月调15团学校任教。1979年7月病退回北京。做过两年临时工,街头卖过大碗茶、做过塑料铅笔盒……1981年分配到西城区百货公司工作,先后做幼儿园保育员、副园长,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地安门商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0年因病提前退休。


原题

沧海桑田曾经的我


 

作者:秦维洁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对我来说,上山下乡至今已52年过去。现在自己年满70岁,已步入老年人队伍。一生的坎坷,几十年的劳碌。一提笔,千头万绪不知该从何说起。人生旅途中的苦涩与伤痛,艰辛与挣扎,那真是一段铭刻在心、不堪回首的过去。

因为我的经历要超过同龄的一般人,所以,当年一起在团部学校任教的龚玉老师,曾在1980年代初找到我,想以我作为主人公写一本书,被我婉言谢绝了。只因为我们经历过的伤痛,实在不愿再去触碰它。加之刚回北京不久,生活的压力和环境的艰难,使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回忆。

我的一些经历,甚至连我的孩子们都不十分了解。这次提笔,也算告诉孩子们:他们的妈妈是怎样走到今天的。
 
1、不堪回首的往事,也有的令人后怕
 
文化大革命开始那年,我正要高中毕业、准备高考。记得已经到人民医院全面检查身体,正准备填写高考志愿了。突如其来的运动,使年轻幼稚的我不知所措。

从小学就当大队长,初中当班学习委员,高中当班长,高一入了团,在同学中威信很高的我,突然被冷落,只因为我的家庭出身不好。一向爱唱歌、被同学老师称作“金嗓子”、经常领唱的我“靠边站”了。

我初尝人格自尊自信的精神摧残与苦涩,那是我这辈子最黑暗的岁月之一。我脆弱的心灵,曾暗下决心,以后不再当干部,也不再唱歌了!

大串联开始,班上出身不好的,都被拒之门外,并安排去农村劳动。正在这时,华北农垦兵团到北京招兵团战士。我们丰盛中学西边不远就是街道办事处。我和两个同学,三个人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迁移户口到了大同,成为解放军领导下的兵团战士。那时真有一种彻底解放的感觉,当然更是因为从此不再被歧视、不再受压抑了。

但是好景不长。

1966年底,北京的各个学校里搞复课闹革命,我们班同学得知我们仨参加了兵团,全班联名写信,让我们迅速回校,参加国家统一分配,并认为我们擅自离校、自己找工作是不对的。有的同学还找到家里,让家长动员我们返京。

我们三人中一个人的母亲,专程从北京来到大同说服我们,后来这个同学就借着送母亲的名义,回到北京就没再回来。这样,只剩下我俩就慌了神,加上在京同学的催促,我们俩也决心尽快离开大同,返回北京。

那时只有十八九岁的我俩,半夜三更从连队出走,因为白天是肯定走不成的,之前已经有一个跑回北京不回来了。所以,我们不敢从连队正面走,怕被人发现,只好从厕所墙边的一个洞爬出去。正是隆冬季节,我们穿着大棉裤,淌过玉河到对岸,爬上山坡,来到孤山火车站。

那是一个很小的货站,只有经停的货车。站里值守的老大爷,见我们两个小姑娘满身泥水,头发上沾着枯草和树枝,棉裤湿了大半截,很是同情。招呼我们在大火炉旁取暖,顺便把棉裤烤一烤。记得湿漉漉的棉裤在烧得通红的火炉前直冒热气。我们说要回北京,老大爷就说,一会儿有一趟拉煤的火车路过,你们搭乘可以先到大同。

果然没多久,车来了,我俩爬上货车,向大同出发!可是货车不能进大同市,快到的时候车就停了。我俩下了车,不远处有一座高架桥,有解放军战士荷枪守卫,我们走过去被询问。可能见我俩是小姑娘,不像是搞破坏的“阶级敌人”,就放我们过去了。天亮了,我们来到大同火车站,才乘上火车,回到北京。

没想到,同学把我们招回来了,回到学校本是要参加国家统一分配的,可实际却满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去找学校领导,回答说:你们的户口都不在北京了,学校就不再负责你们的分配了。于是,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始终处在进退两难的地步。在这里,你已经没有户口,不给你分配;在那里,你成了逃兵,若回去就得挨批挨斗。记得我原来头发又黑又密,那时由于思虑过度,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当时真担心自己变成了秃子。

1968年秋季,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们几个人无奈地回到了大同。也许是上边理解我们毕竟是在校学生,而他们当时本应该招收的是社会青年,我们擅自跑回学校也情有可原吧!所以我们并没有挨整挨斗 ,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

1969年初,我们华北农垦兵团归入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2月6日,大同兵团一行人,包了火车车皮来到白茫茫一片盐碱地、黄土刮得天昏地暗、一个个满脸满身都是黄土、几乎认不出模样的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五原县。面对此情此景,不少战友都哭了。

由于内蒙古的气候比大同更冷一些,我们带的被褥都不够暖,所以只要有人回北京,每个人都会帮战友从家里带被褥、棉衣等等。记得有一年,我为几个战友带行李,加上自己的,一共有6件。那时候出门还不兴带行李箱,都是用手提包。我两只手,一左一右各提一个手提包,还有4件被褥,只能用绳子捆好,往肩上一搭,前一个后一个。

到了刘召火车站,一下车,一列长长的货车挡在面前,左看,望不到头,右看,见不到尾。我见有一些人从火车车轮的空隙爬过去,我也就不假思索,先把行李放下,一件件地从空隙推过去,最后人再往过爬。由于行李多、动作慢,我人刚刚过去也就几秒钟工夫,火车“咣当”一声启动了,我惊出一身冷汗。这次经历,很快就通过家信和母亲说了。那时太年轻,也不懂这么做了会让家里人担心。一直到老母亲90岁高龄时,与我提起这件事,大家仍然都觉得十分后怕。

2、超负荷的运转,磨练我的意志和体魄
 
1971年,我在副业连任粉房班长。我们粉房除了三个女生,还有两个男的,每天做豆腐粉条,供应全团各个连队的食堂。其中,岁数最大的是掌握漏粉技术的邵师傅,还有负责看磨做淀粉的张师傅。我们三个女生,主要负责挑水、泡粮、过浆(豆浆与粉浆)。后来也跟师傅学会了做豆腐和漏粉。我们按连里的任务,每天泡240斤粮食,主要是黄豆、豌豆、玉米,黄豆是用来做豆腐的,玉米和豌豆用来磨制淀粉,做粉条。一头小毛驴,从早上6点多拉磨、磨豆子,直到下午三四点才磨完。

因为我们粉房工作肩负的担子很重,张连长常去粉房视察。一次,他提出要增加粮食,每天泡360斤。我马上回绝说,不行,因为要完成这240斤粮的任务,三个女生每天都要挑76担水,才能把操作间那直径一米半左右的三口大缸装满。如果粮食增加到360斤,那我们就得挑110多担水,人可怎么受得了?就是小毛驴也拉不动磨了呀!

为这个事,连长几次在全连大会上点名,批评粉房不能按连里的要求做,并说出了“占着茅坑不拉屎”之类难听的话,我实在不能接受。因为我始终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无论干什么活,从来不会偷懒。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维护不能过于超负荷劳动的人身权利,更是为女生们身体的特殊情况考虑。那时,我们整天手脚泡在凉水里,有几个女生身体已经出现了毛病,所以我就硬扛到底。那次由于真生气,动了肝火,结果大病一场。

艰苦的工作磨练了我的意志,也锻炼了我的体魄。由于每天都要用扁担从井里打水,直接提出井口,又由于漏粉时要把十几斤重的湿淀粉放在大瓢里,绑在右手的手腕上,再用左手一下一下地砸右手腕,湿淀粉通过瓢上固定的孔, 一条条落在开水锅里,直到淀粉全部流完,漏完一瓢大约要六七分钟以上,我因此臂力特大。男生们经常玩的拉力器,五条弹簧,我一拉就开,而且能连续拉好几下。有的男生不信,还专门拿着拉力器来找我确认。
 
3、我的恋爱与婚姻,苦中也有甜
 
我是66届高中毕业生,在兵团知青中,属于年龄最大的。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自然引人注目。可是,因为我的家庭出身不好,所以即使有人喜欢,人家也不敢和我谈恋爱。但是,就有一个人不怕,主动找人介绍。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因为我,而给他招来了“大麻烦”,这个人就是我的老伴儿刘凤义。

原来,我们都是老一连的,相互都很了解。刘凤义虽然话不多,但也活泼好闹。我在一连粉房工作时,他曾经上房用草把我们灶台的烟囱堵住,害得我们烧火时满屋里倒烟,一个劲儿的咳嗽。他也曾因为想找我,给他远在齐齐哈尔矿务局任党委书记的姐夫写信,问他想与我谈对象行不行。姐夫回信说,只要本人好,没问题。刘凤义大概那时就下了决心。但后来发生的事,真是始料不及。我们的婚姻,应该说是从谈恋爱起,也成为全团尽人皆知的事。

刘凤义是“老兵”(知青给来自部队的复员兵的称谓),很自然要提干的。由于政审时,了解到他在和我谈恋爱,报到师里就没有批。可是,刘凤义坚持自己的意见,表示不想提干了。这下惹怒了师里的主管干部,给他扣上了“要老婆不要革命”的帽子,把他当作反面典型进行批判。

那时,我刚从副业连调到学校不久,正在包头四中进修。临去包头之前,我已经听说了关于他提干因我受阻的事,所以,我让学校老师不要把我在包头的地址告诉他。在包头进修中,我利用一个晚上,用小作文纸写了四页自己的看法给团政治处,一是认为不应该唯出身论(当时称“血统论”);二是明确表示,我绝不会影响刘凤义的进步,宁可不与他谈恋爱,也支持他提干。于是,我们之间的恋爱,刚刚开始就这么结束了。我记得信里还写下过这么一句话: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刘凤义被人一整,反而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认准了“非秦维洁不找”,宁肯不提干了。

学校里一位叫王瑞芳的老师调离学校,路过包头,特意去找我,说:“你也太狠心了,不跟人家刘凤义联系,他为了你都放弃提干了,常来学校打听你的消息呢!你快跟他联系吧!” 我仍然不动心,在包头学习了四个月,一封信都没有给他写过。直到学习结束,返回十五团,他听说了,才来学校找到我。我看他的精神头完全不像原来的样子,人简直像是被霜打了。我的心突然软了下来,想到我们俩的未来,说不清是苦涩还是甘甜。

按说,本人不愿提干也就算了,可不知是谁的主意,要把刘凤义调到后山煤矿去,并且调我到那里的学校当老师。我得知消息后,非常气愤。因为知道小煤矿条件极差,学校也没有几个学生,我在包头进修时学习的,都是高中化学课程里的知识,在煤矿小学校上课,能讲给谁听呢?这样的进修还有什么作用呢?分明是有人想要整我们,故意把我俩分开。

我就对刘凤义讲:“如果你顶不住,同意去了,咱俩的事情就吹台!真是没有见过这么整人的!” 刘凤义也看出,我会因为调动去煤矿的事和他吹了,就硬着头皮,顶住了压力,没有去煤矿。这都是为了我呀,刘凤义可真是个太老实的人!这事儿也是他年轻时经历过的一次最大的打击。那时,他还是十连的排长,十连原来的谭连长要调三连任连长了,他跟团里说,把刘凤义给我吧!。后来听说,在团干部会上提出要刘凤义的,还有副业连的张连长。可见,刘凤义的踏实肯干和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的。

在刘凤义提干的问题上,团里一直有不同意见。一些对此事不满的干部,无论见到他,还是见到我,都会说一些同情的话。记得有一次家访,我去了当时十五团曹兰琦团长的家,他的两个大孩子我都教过。曹团长对我说:“小秦,别管他们说什么,你们俩抓紧领结婚证,把事办了吧”!就在我俩要回北京旅行结婚,在五原火车站,遇到团里的三个现役军人干部,记得其中一个是保卫科的杜干事,他们几个不约而同的对我俩说,别的人爱说什么说什么吧,你们自己该干啥就干啥!现在回想起那些曾经同情和支持我们的人,心里还是暖暖的。
 
4,宁折不弯的性格,在压力下很无奈
 
我从年轻时起,就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不愿屈服于各种压力,有宁折不弯的性格,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曾两次屈服于政治压力,违心做了原本不想做的事情。

调到学校后的第一个春节,机关开联欢会,让各个单位出节目。学校准备出一个大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讨论由谁来领唱,大家议论纷纷,有人提议:小秦,你来吧!我连忙说:不行不行,我唱不了!这时候,我自然就想起了文革初期,我曾暗暗发誓“公开场合绝不再唱歌”的事。也不知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怎么就认为我能领唱,一致推举我。我仍然坚持说“我不行”!

散会后,与我同宿舍的几个女老师都劝我:“小秦,你就领唱吧,不然领导不高兴了,再给你上纲上线就麻烦了。” 我一听这话,是有点怕了。因为从文革开始后,极左的表现之一,就是上纲上线,甚至会无中生有,我只好默许了。那一次的机关联欢会上,学校老师的大合唱一炮打响,本来是件好事,却也给我招来了第二次面临政治压力的无奈与屈服。

1976年,华国锋任党中央主席时,看了一出话剧,叫《园丁之歌》,主要是批判学习无用论的。华主席给这出戏以充分肯定,全国各大报纸全篇报道,并登载全部的剧情。当时,教育界就借此东风,恢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并引导学生树立在校认真学习的良好风气。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研究后,决定也要排演这部戏,由寇岩培老师改编成评剧,然后排练、演出。

此戏有四个人主演,一个男教师,一个女教师,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学生。演男教师的人很快就定下来了,由当时的教导主任马士义来扮演。可能是因为有上次领唱的经历,大家自然又推荐我来演女教师。我连想都没想,就表态说:不行!因为那时,我们的儿子刚出生还不到两个月,再加上我的婆婆是从东北农村跑来大西北为我们带孩子的,不能让婆婆看着我不顾哺乳期的儿子,演什么戏呀!出于这几个原因,我很坚决地表示不能承担。

我一推辞,当时的张守忠老校长眼睛一瞪,瓮声瓮气地发话了:“小秦,这回你演也得演,不演也得演!没得商量!” 到底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啊,说话就这么冲!对校长这种态度,我是很反感的,从不会逆来顺受的性格,又冒出来了!其实,实实在在的说,是因为每排练一次,就得好几个小时回不了家,孩子饿了要吃奶,怎么办?我仍是不肯答应。

晚上,和我要好的几个女老师又对我说:“小秦,你就别拧了,这样对你没好处呀”!我发热的脑瓜似乎清醒了,我这次拒绝的可是政治任务!在那个年代,个人的事儿再大也是小事,这也是考验我政治觉悟的时候。于是,我又一次违心地接受了。

我们的戏,在四位演员、编曲、伴奏的努力下获得成功。在团部首演后,受到团领导的充分肯定。有一个领导说:“真没想到,学校还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啊!”之后,团政治处就开始组织各连队到团部来观看。

戏是成功了,可我那两个月大的孩子就倒霉了。从排练到演出,经常三四个小时离不开,我如果回家给孩子喂奶,别人都得停下来等我。不能回家给孩子喂奶,孩子饿了,哭了,我的奶一津了就溢出来,弄得上衣、裤腰都湿了。每次排练完,演出完,我都是小跑着回家,赶紧给孩子喂奶。

记得有一次演出完,顾不得卸妆,跑回家,孩子看着我,都快要被吓哭了。我抱起他,他感觉到是妈妈的味道,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但是毕竟奶津了几次都流掉了很多,没吃多一会儿就吮不出来了。孩子那么小,没吃饱,就还使劲的吸,我只觉得他吸的我心都在痛。

后来,我们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师部要调演这出戏,安排我们到各个团去演出。我又提出孩子喂奶的事儿实在没法解决,领导商量再三,最后才决定让我把戏份交给了学校的王默芸老师。演戏的事儿,我总算解脱了!
 
5、拖儿带女回北京,满含对学生的怀念
 
大概从1974年起,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开始返城。团里人员动荡不安,离开兵团,走的人越来越多,而我虽然也是个知青,想要回北京简直是一种奢望,因为我已婚,配偶又不是知青,各种条件都不符合。那时知青的心理状况,用惶惶不可终日形容一点不过分!

1976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很不寻常的一年。国家的三位伟人相继逝世,唐山大地震,打倒“四人帮”,都发生在那一年。国家动荡,人心浮动,我的第二个孩子就是在那年出生。也许与我怀着他时心情不稳定有关系,这孩子似乎天生就好动不安,为我以后抚养教育带来难度。我拿定主意,无论如何要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北京。因为留在团里的话,凡是有点关系门路的,孩子们长大了,可以开车、到机关、到医院工作,而我什么关系也没有,如果他们不能靠学习好,考上大学去找工作,那就只有去种地当农民了。

在回城条件逐渐放宽后,我终于带着两个孩子,办理病退,回了北京,只能把刘凤义一个人留在内蒙。我事先再三跟他商量好的:“一切为了孩子,我们大人牺牲自己也是值得的。以后我们再一起想办法,把你也调回北京。”  

1979年4月,我和俩孩子的户口正式落在北京。我大概是团里北京知青中最后回到北京的。在我准备要走的时候,团部政治处的李主任找我谈话,说回北京的知青都找不到工作,不如你先留下,帮助学生们复习功课,准备中考。我考虑到学生们的需要,也就同意了。所以,一直等到1979年7月,我才带着两个孩子离开十五团,回到北京。后来刘凤义给我写信说,学校里的好几个学生,考上了五原县和其他地方的高中或中专,团部政治处奖励我,特意给我发了暖水瓶等,以示感谢。

 知道我的一些学生们考出去了,个个这么有出息,心里真的很欣慰。想起来,在将近八年的兵团教师工作中,我曾往返北京内蒙,采购化学课所需用的教学器材,还有做实验用的各种化学原料、试剂、玻璃器皿,建起了学校过去从未有过的实验室(其实也就是一间很小的屋子)。我所教的化学课程,让那里的孩子们看到了一个新的领域,从此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这也是我们知识青年在兵团作出的贡献吧!

记得有了孩子后,在学校里我改教数学课。对于学生们不好掌握的一些知识,我经常把学生请到家里,无偿地给他们补课。有一个我曾经给他单独辅导过的学生(程志华 ),长大后当了分场的场长。他到北京来出差,特意找到我家看望我,还给我带了内蒙古的土特产。他说,还记得我教他们那时常穿的那身衣服的颜色,真的使我很感动。兵团的孩子们,在知青老师的教育传授下,在掌握知识,锻炼体魄,做人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后来,老师们全走了,孩子们望着知青远去的背影,默默地在心里刻下印痕。他们在知青身上看到了另一个世界,萌起了希望:“将来要像他们一样”。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那里的孩子们,有许多在各个领域很有成就的,有的当了校长,有的成为教授,有的当了长(场)长、书记,还有的当了医生。他们始终不忘知青对他们的影响,来北京举行了大型小型的聚会,感恩现已步入老年的知青老师们。

能回到北京固然是好事,但知青返城,面临新的挑战和危机,很多人处于困难境地。尤其是我,所面临的困难恐怕更多一些,因为毕竟年龄大,又自己带两个孩子。现在回想起来,回京以后的经历,真感觉我这个文革中未曾倒下的伤兵,几乎要再次倒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摆在我面前,真的无法回避,我这个年龄不应承受的命运,让我一一去承受。到我性格中的无畏、进取,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也绝不回头的倔强,让我始终坚持着。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我认为自己也算是一个勇敢的人、是一个耐劳的人。勇敢的人,可以借助痛苦的力量认识自我,强化自我,并在与痛苦的搏斗中,成为征服痛苦的胜利者。耐劳是苦涩的、艰辛的,能够耐劳,就能摆脱一切厄运,战胜一切困难;能够耐劳,也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命运。
 
6,回京生活的艰难,让我不敢再作大学梦
 
1979年回京后,养家糊口是我唯一的任务!可是,我那一生好强的大姐,满心希望我能够参加自学高考,还买了一大摞的书,硬塞给我。但我思来想去,每天又要上班,又要照顾两个孩子,真没有时间和精力看书学习了,我没有接受她的建议。这件事,始终是我的一个痛:由于自己还是缺乏更强的毅力和决心,放弃了自学高考的机会,彻底破碎了我的大学梦。我知道,这事可能一直使大姐对我很不满意。因为姐姐就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个人自强不息,努力奋斗,成为全国农业塑料薄膜专家。现在已经是70多岁的人了,还在往返全国各地考察,进行技术指导,也常常出国,进行技术交流。

在没有正式工作之前,我蹲在西单十字路口,卖过大碗茶,卖一天,仅有一元的收入。后来经人介绍,到北京塑料铅笔盒厂做过临时工。刚开始是负责包装成品铅笔盒。记得包装时,牛皮纸很锋利,常把我的手剌出许多口子。别人劝我慢着点儿,可是我不能慢啊!因为是计件工,只为多挣点儿钱,也要快一点儿才行啊。后来上了热合机工种,把带各种图案的塑料皮,通过热合机,高温压成铅笔盒形状,再把边缘废料撕下去。

由于缺乏经验,更是因为不愿意浪费那3分钱一张的塑料皮。有一次,因皮的左上角折回去了,如果直接压下去,这个塑料皮儿就报废了。我用左手从热合机底下去把窝着的皮子打开,却忽略了3000度高温的热合机模。我的中指底部一下触碰到热合机,皮肉瞬间就被烧掉了。当时机器冒了一股烟,车间里弥漫着肉烧焦的味道,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喊叫:“是谁呀,赶紧上医院!” 开始,我吓得也不感觉疼,直到同事把我送到医院包扎,我才感到手那里一跳一跳的疼,中指底部已经被烧的露出了骨头。我的皮肤一直不好,只要破一点儿,都要好长时间才能愈合。这回真是糟糕极了,三四个月才长好。当时正值夏季,我自己不能洗澡,在厂里都是要好的姐妹帮我洗。回到家,也不能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都是由60多岁的老母亲帮忙。直到现在,我的左手中指还留着明显的疤痕。

那时候,人们常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真是不假。在那个困难年代,我深尝了手里没钱的苦涩。因为我和两个孩子,每天的生活费就是一元钱,绝不敢乱花一分。有一次,带儿子到西单买东西。四岁的他看到商店柜台上的一个小汽车,标价是5元钱。他特别喜欢,非要我买,我没有答应,因为5元钱,对于我们来说就是5天的生活费啊!他在大街上大声地哭,蹲在地上不走,引得不少人看。我强抱起他走,孩子不懂事,仍在任性的哭,当时我那酸楚的泪水也在不停的流,其实我也很心疼孩子啊,男孩子,谁不喜欢汽车玩具呢。还有一次,六岁的女儿发烧了,没到发工资的日子,我兜里一分钱都没有。赶紧找人借了5块钱,到北京儿童医院看病。那时看病是很便宜的,只花了4元多。等到月底发了工资,我才把借的钱还上。

1981年,近30岁的弟弟要结婚了。由于我带着俩孩子占了一间房,弟弟结婚没有房子啊!我深知我拖儿带女回京,就给家里带来许多的麻烦和负担,我应该想办法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那时我已到西城区百货公司幼儿园工作,于是,每天下了班不回家直奔房管所,申诉自己的困难。恳请他们帮助解决住房问题。在房管所,我不知流了多少泪,那真是伤心的泪,无助的泪,希望得到别人同情的泪。我的困境,我的真诚,终于打动了房管所人的心,决定批给我一些料,由自己盖一间房子。并明确:房子的产权仍是属于房管所的。我真是感激涕零,马上把刘凤义从内蒙古叫回来,开始自己动手盖房子。

房管所批给了檩和椽子,一些沙子、白灰和少量的红砖,告诉我说,材料不够,要靠自己去想办法。刘凤义是农民出身,泥瓦活儿他全会,但木工没有干过。不过,他是个聪明人,手巧,看着屋里原来的门窗,他第一次照猫画虎的自己做了门和窗。当时正值七八月份,北京炎热无比,刘凤义一人做大工,弟弟和从单位找来的几个男同事做小工。挂线、砌砖、上檩子椽子都是他指挥。砖不够用,都是等晚上我下班后,和他一起到拆房子的地方,从土堆里扒砖,再用小车一车车的拉回院子,经常干到夜里12点多钟。北京那时是没有污染的,夏日的阳光,火辣辣的,刘凤义的身上都被晒爆了皮。当年盖房子时所受的苦和累,可想而知了。弟弟和他单位的同事起了很大的作用,真是好朋友帮忙不惜力,我盖房子也把他们累苦了。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都是我的恩人。尤其我的弟弟,在我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每月总要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二十元资助我们。现在我也经常和我的孩子们提起这些事。

回忆这一生,虽有奋斗后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是辛酸的记忆,其实也是终生的遗憾。1976年7月份从兵团学校考进内蒙古大学的夏潜老师,专程从呼和浩特来到我家劝我,说我应该争取最后放宽年龄的高考机会,再拼一下。那时,我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儿子才出生一个多月。夏老师认为我是看破红尘、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觉得太可惜了。因为我的学习好,文化知识基础很扎实,在学校一些老师准备参加高考时,我经常帮他们复习高中的课程。夏老师认为我不了解当时的形势,说现在不像你想象的了,你要考一定会被录取的。夏潜是老高三的学生,学习非常好,但第一次高考,竟没被录取。那时还有极左思想的影响,也是因为家庭出身。第二次考试,团部政治处写了推荐信,只有几个字:有用之才,人才可取。这样才被录取的。夏潜说,出身也不受影响了。我相信他说的话,但现实使我无法下决心。因为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我怎么能走呢?那时可能没有像现在,有的学生能带着生病的妈妈上学?

而且按我的年龄,那时也只能考师范类院校。我想,即使考上了,学出来还是当老师。我当时已经是国家正式编制的教师了。我已没有了年轻时的锐气和进取心,我退缩了。夏老师很失望地走了。随后给我发来一封长信,是6页小学生小作文纸写的,他说,为我可惜,为我悲哀。说我在政治环境的压力下过早的找到了避风港,安于小家庭,生活没有了过去的棱角和锐气。还说,我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如果他们长大了有出息,上大学,对你会是个安慰,但如果不能如你所愿,那时你会伤心一辈子,后悔一辈子。我看着信,眼泪浸湿了衣衫。当时孩子还那么小,我能跟谁诉说自己的苦衷呢?我把这封信收藏起来,带回了北京,想等孩子们大了,给他们看看。虽然我从此再不敢做什么上大学的梦了。
 
7,家人在京团聚,考验了我们的婚姻
 
兵团的知青,病、困退回城,由于条件的限制,致使一些已婚知青不得不办理假离婚手续。又由于回城以后的各种困境,以及父母亲属的不同观念等原因,使一些假离婚的,最后变成了真的。特别是知青的配偶,若是家在农村的复员老兵,家庭都不愿接受,这类消息也传到了兵团。记得在我带孩子离开兵团的前一天晚上,家里来了许多附近的学生和家属为我送行,自然有不少人也担心,我回北京后会不会把刘凤义给甩了。当时的法庭庭长王文山说,“你们大家尽管放心,秦维洁和刘凤义的婚姻是经过大风大浪过来的,即便再多的夫妻散了,他们也绝不会散的。” 我们的婚姻的确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

在我心中,中国老的传统观念也影响着我,那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尽管我俩在文化追求、兴趣爱好各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我们的婚姻生活中也常有磕磕碰碰的事,但是,就这样不离不弃、相依为命的走过了45年。从1979年7月我离开内蒙古,到1987年8月,他先是由内蒙古调秦皇岛,后又调回北京。我们夫妻两地生活整整八年。这八年里,我一个人带俩孩子,又要养家糊口,又要教育引导,所经历的艰辛,可真是一言难尽。所以,当别人跟我聊到,这八年你是怎么过来的时候,我常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里小常宝的一句台词说:唉,八年了,别提它了。

当年,刘凤义因我而提干不成,这件事本来就算过去了。他没想到,我走后的第二年,农场(当时兵团已改制为农场)领导又要给他提干。他写信告诉我,我着急的只能给他发电报,告诉他,千万不要提干,否则以后想回北京就更不好调动了!但为时已晚,任命已经下来了,后来搞调动,特别是再从秦皇岛往北京调,就印证了我的话,因为干部调北京比职工调动更困难。

1986年,通过亲属和我的共同努力,刘凤义以科级干部身份,从内蒙古调到秦皇岛,不过在那里只工作了一年多。当时我被公司劳资抽调,在筹备西单万里鞋店哺乳宝。科里领导对我的工作能力及为人处事很赞赏。在与我交谈中,了解到我的家庭困难,非常同情,连公司人事科的领导都表示,有机会一定帮我把爱人调回北京。不过人事科长说,调动机会真的很少,难度是挺大的。一天,劳资科长问我,有一个职工对调的机会,你要不要?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要!” 那就意味着刘凤义的身份,得由干部转为普通职工。我很快就写好了申请材料。在这一点上,刘凤义与我是达成共识的:为了全家的团聚,必须要付出这样的代价!我从心底感谢他对我们这个家庭的重视。

1987年7月,我带俩孩子去秦皇岛,办理刘凤义的退干和调北京的手续。为了他从内蒙古到秦皇岛,我去过那里不下五次,这回应该是最后一次了吧。秦皇岛人事局离他们单位不远,我们借了辆自行车,两个孩子委托朋友照看着。快到了,正推着车走,路过一个卖冰棍的小贩车,车旁放了一个铸铁的长方形高凳。一个男孩子跑过来,一下把高凳撞倒了,正好砸在我的右脚上。我虽然感觉到一阵的剧痛,却还在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感觉脚底湿了,低头一看,袜子前半截儿都被血染红了。连忙脱下袜子看,脚趾的中趾趾甲已经歪了,好像快要掉了,我赶紧坐到自行车后座上,直接奔医院。医生在冲洗包扎时说,趾甲还没有完全掉下来,估计还能长好。于是,脚上包了厚厚的纱布,我们仍去了趟人事局。因为按我的性格,一天也不能耽误了。

人事局听完我们要退干,很惊讶说,有史以来没有办过这样的事,得请示省上级部门。于是,当着我们的面给石家庄打电话请示,对方回答:问清原因,写书面个人申请,明确自愿,永不反悔。秦皇岛人事局的人对我们说,考虑好了,签字画押可就真的退干了。我说是真的,不会反悔。你看我这脚,伤成这样还来办退,肯定不会找你们麻烦的。这样,刘凤义退干调北京,仅这一次就办成了。我终于舒了口气!我的右脚中指,现在还是跟左脚的不一样,由于骨头变形,长的长点儿,脚趾甲也是歪的。那是后兵团生活给我留下了又一个印记。

别人都说刘凤义挺有眼光的,娶了秦维洁,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福分。我也很同意这个说法。尽管他在那么年轻的时候,为了我多次受到沉重的打击,后来又跟着我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但最终的结局是好的。特别是当兵团战友几十年后再聚会时,我深有感触。因为不少当年的老兵,由于生活的艰辛,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仅一连三连等几个很熟悉的连队,甚至就有十来个老兵已经早早地过世了。大家公认,刘凤义是他们所认识的老兵里变化最不大的。甚至有战友说,刘凤义比原来还精神了好多,不能不说安定和谐的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会给人的容颜留下印记的。所以我常对他说,好好珍惜吧,我们这样的生活真的来之不易!
 
8、孩子们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安慰
 
想当年,我的确把自己上大学的梦想,寄托在了两个孩子的身上。所以,无论生活多么艰苦,日子多么难熬,我始终要求孩子们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大学。还好,我们的两个孩子都没有让我失望。

那时,我们四口人住的是一间单位分的 9.6 平米的小屋子。屋里一张双人床,一个沙发,晚上要把沙发打开,当床用。一个两屉的桌子,儿子和父母同睡一张床,一直到16岁。每到夏季,屋里热得像蒸笼一样,刘凤义为了让屋里热气能排出去,就在屋顶上开了一个小天窗,热气往上走,感觉就能稍微好一些,可是下大雨就麻烦了,得赶紧上去遮盖窗户。女儿童童高考前在屋里复习功课,仍然是热得难受,只好每天晚上就拿着书本,到马路边路灯下去看书。来来往往的汽车,不但没有干扰到她,还带来了一些些凉风。大杂院里的一个阿姨曾说,童童要是上不了大学,那老天爷真是不开眼了。

的确,女儿就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考上了大学,这也是她从上学以来,第一次正式参加升学考试。因为她小学毕业成绩非常优秀,是被保送到了区的重点学校13中;初中毕业以后,又保送在本校上高中。读完了高中就毫无悬念地考上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五年后又被保送去读研。研究生刚毕业,就被当时百里挑一的美国贝尔实验室录用。我们的儿子让我操心比较多,小时候也没少挨打。这与我要求过于严格、缺乏耐心有关。现在人老了,我常常反思自己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反而扼杀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产生逆反心理,常常做出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的行为。

记得1984年,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他姐姐读五年级。有一天晚上,我因妇科病肚子疼得满床打滚,恰好这时家里的电灯泡坏了,屋里漆黑一团,把两个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因为惊动了邻舍,他们帮我给单位打电话,单位来了同事,帮助换了灯泡,并把我送到医院。在一次我去学校参加完儿子的家长会后,班主任王老师对我讲,你儿子刘凯特别懂事,而且心很重。有一天上课,我发现他眼睛一直看着窗外走了神儿,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我妈妈病了,住院了,可是我爸在外地还没有回来,我很不放心她。话没说完,就伤心地哭了起来。我看到王老师讲到这儿的时候,眼睛也红了,声音还有点儿哽咽,我更是忍不住地落泪。我知道,老师说的,就是我发病的那个晚上,家里灯泡坏、爸爸又不在北京。这件事,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无助和悲伤的印记。儿子小凯虽然淘气好动,但也很要强,是个聪明的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班里只有不到十个同学是按分数分配到了159中学,其余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所谓的“大拨轰”,到离家最近的中学就读,而他是极少数中的一个。初中毕业后,他又考入了仅次于区重点学校的156中学,这就为他以后考大学奠定了好的基础,高中毕业以后,也顺理成章地考上大学。后来在工作岗位上也非常出色,领导都很信任他。

两个孩子,由于从小就跟随父母,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不仅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而且深深的理解父母为他们所有的付出。所以,两个孩子都非常孝顺。这也是我中老年后,精神和生活上最大的欣慰!他们姐弟俩从小就懂得体会父母的不易,对待父母,更是百般的孝敬。别看小凯是个男孩子,却粗中有细,跟姐姐两个人一拍即合,总是不声不响的为我们更换家里的电器、家具,甚至最方便适用的厨具,他都能想到。也许是妈妈从小给他们树立了榜样,他们都算是生活和工作的强者。

夏老师写给我的那封信,女儿在高中的时候就给她看了,但由于后来搬家,那封信不慎丢失,儿子没有看到,我感到很遗憾。我一生个性鲜明,认真执着。回北京以后的正式工作,始终在西城区百货公司,但在不同单位。在幼儿园工作时,1984年就提为保教主任,1987年又提为副园长,独立负责公司第二幼儿园的全面工作;1990年调入公司组织部。1993年任党委办公室主任。1996年被区委破格提为副处级干部。当时已明确,要提拔年轻干部,我那时已经是49岁,任地安门商场的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无论在哪个单位的哪个岗位上,我都是领导的得力助手,也是群众的带头人。

我一直认为,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我都要求自己谦虚谨慎,不张扬,向身边一切人的优点学习。不断检讨自己,完善自己,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所以在各个岗位上,都受到了领导的肯定,群众的赞扬。在地安门商场负责企业党建具体工作,抓干部管理和纪律检查工作,多次受到区委组织部和区纪委的肯定。许多年以来,由于我经常处于压抑、紧张、奔波、劳碌、疲惫的状态,所以身体这部机器过早地老化。1996年,在单位给领导班子成员体检时,用日本的一种检测手段,一人剪了一绺头发,结论中就明确说:过度紧张,心脏异常,脑血管硬化。后来连续多年的体检,都是不正常的心电图。本来应是55岁退休的我,由于心脏经常不舒服,不得不决定提前退休。53岁那年,我就办理了退休手续。

现在步入老年的我,身体大不如以前,冠心病、糖尿病已陪伴我多年。由于心脏病,吃了一种中成药,过敏得了药疹,危及生命,在北京协和医院使用了激素,彻底的摧毁了我的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成了一型糖尿病患者。一天要注射四次胰岛素,现在我已经习惯、熟练了。身体处于这种状况,曾多次发生严重的低血糖,使我的大脑退化很快,再也不像人们印象中认为的那么聪明机敏,而是变得越来越迟钝,僵化。也许老年痴呆会很早就找上我,这个我有心理准备。

我这一生,风暴式的多变的环境,使我学会思考,认知了事物;生活的艰辛和磨难,使我学会承受,变得坚强;不断变化的人和事,使我学会辨别是非,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我想,我没有虚度这一生吧!

 作者近影

2018年4月完稿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内蒙古知青

龚玉:未雨绸缪大学梦

曲折:是他吹响老三届上山下乡号角
刘元:从塞北到淮北的插队"折腾史"
 刘元:第三次插队,
终于“骗”病退回到北京
郭凝:每次政审填表,
总是承受着精神折磨
草原记忆,杀青蛙掏鸟窝煮瘟鸡
陆庆和:女大当嫁

冯桐:指导员孙老大,
被举报使女知青怀了身孕

 雷霆:爸爸帮我抄诊断书"病退"回京
安玉海:病退回城,管它真的假的
孙继钢:砖窑里干着驴的活,
脑袋也像被驴踢了一样
邱力:难忘那一夜,
最后一批北京知青病退返城
施和平:有一种心碎,
是一次又一次的撕裂与别离
刘平清:今生我欠自己一个梦还没有圆
王金堂:从"逃跑"回家到"病退"回家
翟新华:大返城时期,
他留在兵团成了改革典型
王昺:一群天津女知青
在内蒙包头的“意外之喜”
马明:当上草原兽医,
冲破政审踏上回京读书路
李欣:我参加过草原上的打狼运动
李庆曾:兵团战友刘成豪之死
吕丁倩:夏锄日当午,
燥热的空气能灼痛五脏六腑
冰天雪地绝处求生的高考之路
我经历的1976年高招
工农兵学员是如此推荐的
明月千里照白雪,故乡只多万重山
那个坑坑洼洼的多事之秋
两个女孩命悬一线的迷路
李银河:我的人生第一课
聂平:最亲密"战友"是虱子跳蚤臭虫
赛力罕:命悬一线的脱险瞬间
赛力罕:妈妈送我去大草原当牧民
赛力罕:我在草原上的牧民生活
李银河:我的人生第一课
黄培:草料场大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黄培:我们是乌拉特草原上的牧羊女
 黄培:一张照片差点搭上一条命
陈佩斯:珍藏在大草原上的青春
作家老鬼:大草原上的"孤狼"岁月
老鬼:姜傻子一定要在草原咽气
老鬼其人与《血色黄昏》
徐小棣:异丙嗪,青年时代的故事
张美音:父亲让我去问江青
朱今天:六千“侉子”走武川
唐燕:土默川酸曲曾经是我们的最爱
唐燕:下乡插队时,我们不懂爱情
王海军:女知青和她们的农民丈夫
陆庆和:女大当嫁
许晓鸣:我为什么嫁给内蒙古草原牧民
马晓力:知青陈丽霞永远留在大草原
钱江:我的第一个病人
王海军:我们村的男知青
刘晓阳:从插队到洋插队的北京姑娘
李大同:草原归去来
秦晓:我们在牧区吃商品粮啃大羊腿
刘晓阳: “知青”李三友个案
克明:我与呼伦贝尔大草原
唐晓峰:大家心里有底,
不可能一辈子扎根农村
马晓力:蒙古额吉没有白疼你们
纪敦睦:一位本该成为大师的人物
留守在内蒙古的老知青们 
火勒旮弃:一个北京知青的命运
内蒙古草原上的五月夺命雪
徐小棣:北京六九届,"一锅端"下乡

舒顺林:有一份报纸叫“兵团战友”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不想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界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和在看,是对我们最好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上山下乡运动中知青自杀现象有多严重?
知青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沪郊农民知青下乡及回城始末
日据时期的内蒙古民族教育
《走出戈壁》一个资本大佬悲惨的童年
陈来教授口述史访谈录 | 儒学学者口述史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